首页 > 关注 > 正文

环球今日报丨JF-22当然有用,但是否重要到没它就做不出高超声速飞行器?有疑问

2023-06-10 10:53:03   来源:观察网  

每个专业自然会强调自己专业的重要性。


(资料图片)

这个风洞有用没用?自然是有用的。是否重要到没它就做不出高超声速飞行器?有疑问。

实验舱直径4m,为消除舱壁反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模型的最大直径只能到1米或1米多点。也就是说,超过1米直径的飞行器,就不能拿原始尺寸模型进去吹风,只能用缩比模型。而这一缩比,就与实际飞行的流场不一样了。

缩比模型能还原实际飞行环境的前提,是两者的微分方程在无量纲化后能变成同一个方程。

在不考虑空气粘性、气体分子电离的情况下,模型与原始飞行器几何相似、无量纲化后的雷诺数相等,两者的微分方程是同一个方程,缩比模型吹风就能解决问题。

而在考虑空气粘性、或者考虑气体分子电离的情况下,缩比模型的无量纲化方程不可能做到与实际飞行的无量纲化方程相同。因此,缩比吹风的结果,不能反映实际飞行的状态。

运动学关系式,动力学关系式,状态方程,三者合起来,是运动的微分方程。

流体力学中,不考虑粘性的,为Euler方程,考虑粘性的,是Navier-Stokes方程。

计算机求解流体力学方程,曾经是专门的研究领域,叫“计算流体力学”,现在方法已经成熟,不知大学是否还有这个专业。网上搜索,有40年前出版的英文书籍,介绍的求解流体力学的计算方法。有流行的商业软件,有政府研究机构各自自己做的软件。

计算机解流体微分方程,对于高超声速的情况,需要增加的参数是,氮、氧、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各自的离子化的温度区间、电离所需的能量。气体被压缩、通过激波后,流速降低到亚声速,温度升高。气体的电离,一方面吸热,降低气体温度,另一方面,增加气体摩尔分子数,增大压力。

另一个需要的参数,是离子化气体随压力、温度的不同的粘性变化。

有了这些参数,计算机就可以模拟飞行器的实际飞行。

微分方程不能解释的部分,是稀薄大气层的情况。微分方程成立的假设是,空间中有足够多的气体分子,可以把气体当成连续介质。在稀薄大气的情况,气体分子太少,不能把气体分子当初连续介质。

但这个风洞,用炸药连续爆炸产生超高声速,是否还产生了稀薄气体,稀薄到不能再把气体当成连续介质?

美国高超声速跟不上趟,是否就是它的高超声速风洞扯了后腿?可能性不大。美国的衰退,是人口质量的劣化,是全产业链的退化。或者,是因为它的操作计算机模拟软件的人员是印度人,或者是它的飞行器制作人员是海地人,工人一边抽大麻烟一边组装零件,没按手册安装。或者,是飞行器的材料耐热性不够,被高温烧毁了。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www.caikuang.nancai.net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邮箱:855 729 8@qq.com